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本文由:热情的楼上老范 原创创作
明朝末年 , 内有李自成、张献忠等农民起义 , 始终不能彻底镇压;外有努尔哈赤、皇太极清军的虎视眈眈 。 偏偏明末的皇帝崇祯又毫无治国理政的经验 , 生性多疑 , 并不信任能够挽救危亡的大臣 , 甚至诛杀了救驾有功的袁崇焕 。 在崇祯的瞎折腾下 , 本就千疮百孔的明朝病情更重 , 辽东战局更加岌岌可危 。
明末 , 明朝在山海关以东布下了防线 , 包含锦州、松山、杏山、塔山、宁远、山海关等一系列军事据点 。 这些据点 , 保卫了京师的安全 , 使得清军入关 , 困难重重 。 为了拔掉这些据点 , 皇太极煞费苦心 。 他改变了清军长期以来的固有战术 , 换成了“围点打援”的灵活战术 , 准备对关外据点逐步攻占 。
1641年 , 皇太极围困锦州 。 锦州守将祖大寿虽然兵少 , 却也死守不降 。 皇太极本能够一鼓作气攻取锦州 , 但却下了一盘更大的棋 。 清军在皇太极的指挥下 , 分部围困锦州 , 同时还在附近屯田 , 妄图达到不战而屈兵的目的 。 作为“宁锦防线”的重要据点 , 明朝当然不可能坐视锦州被吞并 。
在这种紧张的局面下 , 李自成等起义稍显颓势以后 , 明朝调大军前往关外救援锦州 。 在这一战 , 崇祯任命与农民起义军战斗颇有心得的洪承畴为蓟辽总督 , 全权负责救援锦州事宜 。 除此以外 , 崇祯唯恐兵力不够 , 同时还调拨了不少兵力供洪承畴驱策 。 这一战 , 明军支援兵力有13万之多 , 大将也不在少数:宣府总兵杨国柱、大同总兵王朴、蓟州总兵白广恩、前屯卫总兵王廷臣、密云总兵唐通、玉田总兵曹变蛟、山海关总兵马科、宁远总兵吴三桂等 。
从阵容来看 , 洪承畴率领的是明朝的精锐部队 , 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。 然而 , 令人遗憾的是 , 这一战洪承畴大败 , 不仅折损了5万精锐 , 连自己也被清军活捉 , 最后连带着祖大寿也一起投降了清军 。 由于这一战败的太惨 , 有不少人觉得洪承畴军事水平也就一般 , 势均力敌的战争竟然败的那么惨烈 。 可是 , 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?真的是因为洪承畴浪得虚名?
当然不是!洪承畴在明朝末年 , 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, 相反 , 是明朝的希望 。 这一点 , 从清军劝降的过程就能看出来 。 为了劝降洪承畴 , 清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, 最后甚至于使出了美人计才得以成功 , 可见清军对这位手下败将的重视程度 。 当然 , 这只是一个侧面的证明 , 真要发现真相 , 还得从事情中找寻 。
- 洪承畴|明朝打后金为什么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,一波一波地去送死
- 洪承畴为何投降清朝?清朝是用什么方法劝降的
- 洪承畴是怎样降清的?与孝庄有着怎样的关系
- 安徽一父亲代替儿子相亲10位女子最后被骗13万
- 麦克阿瑟|麦克阿瑟掌管13万大兵,却打不过数万日军?3天失去制空、制海权
- |俄军13万人在卢甘斯克向乌军投降?
- 网传俄军13万人在卢甘斯克向乌军投降? 详细分析实际情况
- 卢甘斯克|明查|俄军13万人在卢甘斯克向乌军投降?
- 曹操为什么要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硬要封赏田畴呢
- 大明战神洪承畴:虽然投降皇太极但衷心依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