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插图
二战时期,苏联与德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激烈的战争,由于德军强大的装甲集团,苏军不得不用人数来填补战场上的劣势,最后战争是打赢了,但苏联人也对机械化产生了近乎偏执的向往,于是在战后开始投入资源建设自己的机械化部队。
文章插图
上世纪50年代后期,苏联陆军机械化部队基本成型,以装甲运兵车为机动核心,轻装步兵在旁辅助,实现了主流的步坦协同战术。大型编制无法讲得太细,所以今天我们用比较基础的机械化步兵排,来说一说那个时期苏军的装备情况。
文章插图
一个最普通的机械化步兵班由28人组成,分为排部与3个步兵班。所谓的排部就是排长一个人,因为当时苏军已经实现了无线电通讯,连部的命令可以直接传达到运兵车里,排级单位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设置通讯兵之类的兵种,而狙击手又是连级单位才有的配置,所以只剩排长孤零零一人。机动方面,每个排配3辆BTR 40装甲运兵车,各班班长兼任车长和司机两个职位,这样能第一时间收听到连部的命令。
文章插图
步兵班由9人组成,班长指挥火力组(火箭筒手、机枪手、副机枪手),副班长指挥步兵组。两个小组的分工还是相当明确的,装甲车相当于移动掩体,为步兵提供防护,装甲车上的火力组实施火力压制,而步兵组趁机突进,靠着突击步枪的火力消灭敌人。
文章插图
武器方面,40年代末期苏军用的是SKS半自动步枪,别看当时AK-47突击步枪已经列装,但因为二战的影响,苏联工业百废待兴,军工产量不足,每个班基本只有1-2支。50年代初,一线部队勉强完成AK-47的换装,而直到50年代后期,苏军全线都换上了AK-47,火力才算有了突破性进展。
文章插图
机枪手用的是RPD轻机枪,二战后期诞生的武器,和绝大部分苏式武器一样,RPD的特点是操作简单、性能可靠、价格低廉,1953-1954年苏军完成全线列装,成为步兵班的标准压制火力。
【 武器配置|冷战早期,一个最普通的苏联机械化步兵排,武器配置有多豪华?】
文章插图
- 守旧派|奥斯曼帝国武器装备并不差,为什么也打不过西方列强?
- 日本|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, 德国为何不给日本提供武器呢
- 网络配图|抗战时期我们自己发明的一样武器,现在看来有点落后却还一直在用
- 长柄|古代中国的高科技骑兵武器——杀伤力强悍的马槊
- 土制武器|八路军4大土制武器,个个其貌不扬,却威力惊人,威力最大的是它
- 核武器|如果发生核战争,我国最安全的地方在哪连小孩都知道答案!
- 野战炮|二战时的日本陆军有多穷?武器要节约弹药,价格必须便宜!
- 编制|二战中德军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,看德军步兵班的基本配置就知道了
- 日本|二战期间,日本发明了一种最缺德武器,连日本自己都感到耻辱
- 美军|二战美军抗日专用神秘武器, 一枪就能让冲锋的日军冷静下来